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管理办法
  • 产学研基地动态
  • 申请表下载
  • 申请表提交
  • 基地复核
  • 产学研会议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学研基地 > 产学研会议信息
【物流产学研结合工作会展播】张旭凤:以生产性产学研基地为核心,全面提升产业学院育人能力
来源: 时间:2024/6/7 15:38:03 作者:
  

——在2024年(第十六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上的演讲(摘要)

北京物资学院副校长 张旭凤

(2024年5月13日 江苏·扬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北京物资学院物流教育已经有30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围绕产业学院分享,从题目里可以看到的关键字“生产性产学研基地”、“产业学院”和“育人能力”,我就围绕这三方面给大家介绍北京物资学院在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方面的思考。

一、北京物资学院生产性产学研基地建设情况

在成立产业学院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关键里程碑的事件。2020年京东集团成立,下图可以看到产业学院是北京物资学院、京东集团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成立的,2020年之前就和京东集团一起探索培养模式,在2020年市政府给与批示,京东集团和北京物资学院成立产业学院,批量规模化培养人才。挂牌成立以后学校非常重视,单独拿出50亩地校区作为产业学院的载体。我们在2022年和2023年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这是关键性的里程碑。

二、北京物资学院生产性产学研基地探索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建设思路 

第一,定好位。为什么要单拿出产业学院这个载体培养人才?如果在原来的专业里也可以做,但一定培养的是新兴领域的人才,所以定好位为中国物流科技、物流和智慧叠加作为新人培养,一定是智慧物流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心,我们是产学研的实践中心,以及创新成果要产生的成果转化。

第二,做的实。我们从1.0时代恋爱,2.0时代结婚,3.0时代生子,把载体做实,生子的关键性就是独立招生,独立培养一代新人,这种模式又辐射到其他的专业。

第三,自造血。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钱,简单说我们要自己赚钱。关于生产性实习基地,首先得自建真场景,把场景搬进校园;其次学生要真实践,要有来自企业真实业务和数据;然后要搭建真平台,京东运营团队进到物资学院,建设前店后场的生产性实践基地。所谓生产性就是真实运营,能够产生资金流,也能产生效率,我们能够赚钱,有钱以后才能招到最好的老师,培养最好的学生,这是我们的建设思路。

三、北京物资学院生产性产学研基地建设成效

首先,专业建设整个模式创新都是从产业端驱动培养模式。新人是什么样,主要针对智慧物流以及复合型人才,还有技能过硬,针对这样的需求我们做了专业组合优化,物资学院不仅是全国的,也是京东的,以开放的思维办产业学院,这是专业建设里的模式创新。

通过产业学院这个载体,以增量带存量,带动全校专业建设的水平。把物流科技专业建到最优,再带动学校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形成专业群,我们高峰上再建高原。专业建设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老师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京东老师如何在物资学院工作,我们学校专门做了管理办法,形成聘、用、评、升、退,让老师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怎么把育人落实到每一门课上,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怎么叫产学研用联合?最需要的岗位就是数实结合,能干、会干、巧干、精干。举个例子,在最新的岗位上针对仓网规划这样的岗位,我们课程整个做了革新,全是场景化、项目化,围绕这样的岗位需求开发智能仓储这样的课程群,整个京东学院是围绕岗位最新的产业链,我们看到五年、十年需求,我们应该给他教什么样的课程,以这样的思路做课程的开发。

在具体开发过程中,首先内容优化与数字结合,第二与场景结合。以仓储为例,怎样结合场景,就是京东的场景,还有更多的场景,都是最新的场景,学生用最新的场景结合传统理论,老师一定是校企一起开发课程,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的时代新人。

课程建设的第二个方面,怎么把产业资源引到学校?我们把京东集团的亚洲一号库场景搬进校园,一部分实际运行,一部分没有运行。大家知道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习的时候,学生发懵,一是没见过,二企业不会把运行背后的逻辑开放给我们,我们并不知道背后的模型、背后的算法是什么,所以相当于把前店后场的场景搬到学校以后起到校内实习基地和京东真实运行场景的有效衔接。

我经常和老师说教课的时候一定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看完以后让他回到物资学院的场景,他通过反复操作、反复练习,我们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是产学研用一体化。我们把老师开发的课进行全国共享,这是课程建设的平台。

这是我上课的场景,我们已经把京东亚洲1号库的场景搬到物资学院单独50亩地的校区,学生到这个平台上进行反复实验,然后看系统背后的逻辑,这是整个硬件的支撑。刚才总结叫2JD,双京东,一个是校内,一个校外,我们进行有机的衔接。这种衔接我们又做成理念,发展性学习,学生一开始看到一个场景,然后再进行拔高提升,包括老师共同进行发展,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说我们既培养学生又培养了老师。

第三,前店后场的场景是我们生产性的实习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花了大量的力气,后面还有二期、三期,这是我们整体的规划。因为物资学院既有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供应链,这样京东学院不仅是京东学院,又是物资学院培养的载体,后面全国培养的载体,这样搭建智能消费、智能供应链、仓储、配送的场景。

上图是一期建设的成果,可以看到有无人超市,还有建成智能仓储的中心,以及未来无人机等等。我们所说的生产性实习基地,京东为了可以把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放到物资学院,以及直播等等都放在物资学院,这就是生产性实习基地,可以进行真运营,这是整个基地的搭建。

科研平台搭建,用共同体产教融合来做科研平台。我们在产学研合作,物资学院在科研成果利用产业学院载体采取很多机制,企业出题、学校答卷,京东出题学校立项,立项之后有成果京东觉得可以再给我们钱这样的模式。以及我们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我们开设智慧物流,去年开了两期精品课程班,以及把科研成果做了教学案例转化,学生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我们老师教研成果也大幅度提升。

我们三步走,提质量、上水平、成标杆,工作实是我们永远追求的底气,践行科技赋能物流产业是我们永远的初心。

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