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十三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下的多式联运与陆海大通道建设专题分论坛于2024年11月17日在廊坊举行。论坛由重庆市交通与物流教指委、河南省物流教指委、河南省物流学会、西部陆海新通道研究中心共同承办。论坛两阶段分别由重庆市交通与物流教指委龚英主任、河南省物流教指委李玉民主任主持,邀请了重庆大学王旭教授等8位院校及企业嘉宾进行主题分享。主要内容如下:
一、王旭 重庆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绿色智慧供应链研究院院长
演讲题目:数字化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王旭教授主要围绕重庆多式联运发展的优势、瓶颈及多式联运大数据分析与数据安全技术应用与对策研究进行了深入分享。
首先从战略高度分析了重庆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中的独特条件。作为全国唯一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庆依托东向长江黄金水道、西向中欧班列、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北向“渝满俄”班列及空中通道形成的国际物流网络,有力推动了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然而,王教授指出,重庆多式联运体系建设面临基础设施衔接不畅、信息数据联通困难、骨干企业发展滞后以及管理规则协同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国际物流枢纽的高效运行能力。
随后,王旭教授详细剖析了成渝地区多式联运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她指出,多式联运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众多主体,数据异构性严重,难以形成统一标准;跨区域流转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物流信息平台之间缺乏联通,部门间协同不足。此外,数据交换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威胁,敏感信息易遭泄露或篡改。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对信息安全尤为重视,数据完全共享难以实现。在数据共享可能受威胁的情况下,快速响应并有效解决问题成为关键。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规范表达、基于跨域迁移的数据特征识别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数据共享的信任机制与安全机制的有效协同。
最后,王旭教授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第一,研究制定统一的多式联运信息交换标准,推动铁路、公路等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互共享,促进物流要素的高效接入。第二,依托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敏感数据的隐私与安全,明确数据权限控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第三,推进多式联运货物跟踪,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货物状态的动态监测与追溯。
二、李玉民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河南省物流教指委主任,河南省物流学会会长
演讲题目:中欧班列与关联产业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
李玉民教授主要从中欧班列开行缘起和重要作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与合纵联盟、中欧班列产业粘性测度模型、中欧班列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河南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
首先,从中欧班列开行缘起,介绍了中欧班列运行概况。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成功开行,发展至今,中欧班列已经成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充分发挥了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通道作用。
其次,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7月份启动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五地市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情况,重点讨论了国内多个班列公司开展合纵联盟、协同运行的实施情况,以及“成渝号”“中豫号”“长安号”“齐鲁号”“京张号”等班列联盟的协同机制、预期成效、存在问题和破题思考。
接着,构建了中欧班列产业粘性测度模型,以郑欧班列和渝新欧班列为例,对中欧班列与关联产业的产业粘性及其测度进行了分析和结果讨论:2011年至2019年,郑欧班列与具有较强中原特色的食品制造业、家居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产业粘性,其他产生的产业粘性并未呈现较强规律性;渝新欧与具有较强重庆特色的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产业粘性,其他产生的产业粘性并未呈现较强规律性;郑欧班列和渝新欧班列与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粘性,均不明显。2022年10月份,中欧班列全面放开对新能源整车铁运限制,有望缓解当前车辆出口严重依赖港口、海运运力紧张的情况,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新增长点。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进出口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运输,发展潜力巨大。
最后,分享了中欧班列开行与产业发展的河南实践。自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汉堡)成功开行以来,河南在郑州集结中心建设、“中豫号”班列联盟、多式联运提单金融质押、冷链班列集装箱、国际陆港建设、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和探索,也为国内其他中欧班列,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经验和河南方案。
三、徐德洪 西安外事学院教授、西安外事学院“一带一路”陆港物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副主任、陕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数智供应链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徐德洪教授主要从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价值再认知、高质量发展中的瓶颈和数智供应链平台构建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价值再认知方面。一方面从通道连接的国际上看,通过对比“一带一路”倡议近十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总值发生的变化,说明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的是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南亚这一全球最大的外贸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中心,重庆是全国首个获批“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内陆城市,通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是实现“五型”枢纽的高效协同。
其次是通道高质量建设遇到的瓶颈,重点分析了通道建设面临“通道+枢纽+网络”叠加形成的庞大系统、公铁空海多式联运下的协同机制和不同运输方式下的数据共享,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政府监管、口岸通关、供应链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协同障碍。
最后是数智供应链平台构建。针对通道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从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内涵对通道建设的引领,把握数智供应链建设的内容,结合通道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思路,其中以铁海联运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枢纽场站智能化设施设备应用,指出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离不开智能化设施设备做配套,最终形成以“五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数据和业务底座,打通政府、海关、口岸、金融机构等供给端数据,为需求侧的各类货主服务企业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供应链平台服务。
四、董千里 长安大学教授、博导、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所长
演讲题目:集成场研究体系:“新”“质”赋能多式联运系统的应用机制
董千里教授主要从构建集成场研究体系的必要性、识别新质赋能多式联运的机制、多式联运高质量进阶机制启示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分享。
一是构建集成场研究体系的必要性。最初是研究物流系统形成的物流集成场理论,在承担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联动时,物流集成场以容纳不下研究范畴,于是提炼为集成场理论。
经董千里教授几十年的研究教学工作,深刻体会到集成场就是一种研究体系,集成场理论作为物流业研究体系具有全局性、必要性、可持续性和重要性等特性,特别是对持续性选题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看到“多式联运”仅是业内集成的一种模式。
各类模型都由集成体、基核、联接键构成网链,具有必要性、最简性,各类网链之间的由于合成场元类型的一致性,便于形成网链间联系、协同、整合、优化,充分发挥同态原理等集成场原理。
物流模式体现了表达客观事物一种标准的认识,分析方式、方法的应用。例如:业内集成的物流集成模式、网络货运模式、多式联运模式等。但与新质生产力要素直接对接还是缺少了中间环节。场景范式是弥补中间环节的重要范畴,在物流业业内集成领域中更容易表达合成场元与新质要素,进而产生的“突变”,更容易被人们广泛接受。场景范式是数字赋能、机理导入、机制推动的主要形式。
二是识别新质赋能多式联运的机制。多式联运模式的自组织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供给的动力,决定了自组织网链的生存与发展。价值增值动力:各参与集成体为了在系统中获取更多价值,物流企业希望通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来增加自己的服务价值,形成紧密的网链。资源互补动力: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这些企业会自发地在集成场中联合起来,形成网链结构,相互补充资源,以增强整体的竞争力。信息共享动力: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信息至关重要。通过形成网链,企业可以在集成场中及时共享市场需求信息、新技术信息等。“新”“质”赋能动力:元素层次将系统整合与场景细化将不同产业视为相互关联的网链整体。
三是多式联运高质量进阶机制启示。多式联运模式的进阶启示:
“集成体”主导一个负责全程的承运人; “基核”承载一箱到底;“联接键”衔接了:一份运输合同;一份保险;一票到底;一次收费。“突变”大大简化了多式联运研究阐述过程。
五、张永 东南大学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数字化多式联运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智慧交通物流分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
演讲题目:基于数据驱动的海铁班列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
张永教授主要从数据驱动的海铁班列服务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智能评估、成果辐射、未来发展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分享。
(一)构建行业未来:数字化赋能驱动新质生产力崛起。张永教授指出,在全球物流链加速融合、行业面临数字化重塑的时代背景下,海铁班列已成为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战略枢纽。
(二)智慧重塑:构建数字化多式联运新范式。张永教授的报告聚焦于数字化技术与多式联运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系统性创新重塑行业发展模式。从构建全维度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入手,提出涵盖安全性、经济性、绿色化、数字化等七大维度的评价框架,为物流行业提供科学量化与精准评价的新标准。在技术实践层面,研究团队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整合,搭建了实时动态监测与智能评估平台,实现了海铁班列服务质量全流程的监测与评估。
(三)成果辐射: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标杆。研究成果不仅形成了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软著4项、发明专利2项,还成功推广至苏州港航等10余家示范企业成功应用,构建起一套从数据采集到精准评估、从实时监控到智能优化的完整体系。
(四)引领未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张永教授的研究不仅是对多式联运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的探索,更是对物流行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义。这一创新实践以技术革命为核心,融合“一带一路”、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需求,开辟了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路径。在以数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该研究为全球物流行业提供了范式样板,为我国在世界多式联运领域的技术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覃燕红 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重庆市巴渝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演讲题目:新质生产力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覃燕红教授首先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数据分析阐述、解析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五大功能定位:陆海联动通道(Connector)、物流循环系统(Circulation)、创新实践高地(Creator)、经济发展走廊(Corridor)和发展战略共识通道(Common)。结合大量数据分析了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发展现状,即互通互联水平不断大幅提升、运行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信息化联运发展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潜能持续释放、统筹协调机制有效运行。
其次,以丰富的数据、形象的图片展示和讲解了重庆果园港的一体化管控系统使用、四川智慧港建设、广西北部湾业务“一票办理”创新机制、铁海联运班列“一口价”创新模式、“单一窗口”和“铁路快通”跨境班列运行等情况。
然后,深入剖析了目前陆海新通道物流发展面临的六大矛盾:强条件vs弱基础、强区位vs弱连通、强增长vs弱质量、强机制vs弱保障、强交通vs弱产业、强交流vs弱共建,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和总结了陆海新通道物流发展面临的困境:基础设施“堵点卡点”亟待消除、运营组织水平有待加快提升、循环流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循环流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最后,通过科学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提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四大策略:以技术创新突破重塑传统物流模式、以要素优化配置加快物流标准化、以产业升级转型催生物流新业态和新模式、以新型劳动者弥补物流业人才短板。
七、白东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工学博士,河南省物流学会副秘书长
演讲题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白东灵老师结合习总书记强调的“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提出物流业科技创新应用强度高和绿色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与新质生产力的智慧化、绿色化本质契合,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行业之一;新质生产力落脚于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系统中加入科技创新要素后生产力的跃迁,而物流业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物流业生产大系统的全过程和全方面。
白东灵老师的研究基于物流业生产大系统,分别从“投入-产出”模型和“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价值(Value)—响应(Response)”PSVR模型来分析物流业新质生产力的绿色革“新”和先进“质”态的实现,丰富新质生产力“新”和“质”的内涵,以此为框架研究物流业质量的测度和提升,进而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从绿色革“新”角度,将物流业产生的SO2、NOX、PM2.5、PM10等污染物纳入其环境影响,新能源消耗等纳入到投入产出测度体系,运用Super-SBM-Undersirable模型构建物流业发展质量效率测度模型。基于物流高级化发展理论价值机制将环境PSR模型拓展为PSVR模型,构建了物流业发展质量水平测度框架。
八、刘国帅 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业务经理、郑州航空港兴港产业研究有限公司研究部主任、CFA
演讲题目:河南航空港区发展枢纽物流经济分享
刘国帅经理结合参与的河南航空港物流枢纽经济规划等多个项目,以及对枢纽经济的规划与建设的丰富实操经验,进行了分享交流。
首先,梳理了枢纽经济的概念。枢纽经济是指以交通枢纽为中心,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迪拜的杰贝阿里自贸区通过高效的物流网络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和投资,成为全球贸易和物流的重要枢纽。而新加坡樟宜机场则以其高效的航空枢纽和综合物流服务,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重要航空货运中心。
接着,介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枢纽经济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先行区,自2013年3月7日获国务院批复以来,郑州航空港区的面积从2007年的138平方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747平方公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郑州航空港区定位国际商贸物流中心、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以及中原特区。目前,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五条跑道、四座航站楼、三个货运区、两个机场综合交通中心(GTC)、一座卫星厅等。在铁路基础实施方面,依托航空港站高铁快运分拨中心,借助米字型高铁网络实现高铁物流快速集散,打造国家高铁物流实验区。在开放高地优势方面,打造了“1+4+N”开放体系,包括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国际陆港、邮件口岸、公路口岸等多个功能性口岸,实现了7X24小时通关,口岸通关效率全国领先。
最后,展望未来,他提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将建设成为支撑“空中丝绸之路”高标准共建的国际供应链组织枢纽,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