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物流网络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应以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空间演化过程,依次为物流通道、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论文以江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省可以构建五个区域物流中心,三个物流圈,物流中心与物流圈协同作用,促进区域物流的联动发展。
【关键词】区域物流网络;物流圈;区域物流中心
1.引言
加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振兴区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国内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区域特征,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津京塘环渤海地区等典型经济聚集区域。国内各典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经济聚集吸引、辐射、扩散的中心,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不能融入即意味着退出与衰落”的区域竞争背景下,现代物流将为加强各经济聚集区内“城镇——城市——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紧密协作提供支持,增强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目前区域物流正朝网络化、协同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对于区域物流网络的研究国外起初多是对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方面[,,],比如Taffe, Morrill& Gould (1963) 通过对加纳和尼日利亚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运输网络的演化模型。Vance(1970)发展了一个五阶段的商业模型描述运输路线的发展和北美城镇层级的增长。Rimmer(1977)对Vance的模型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四阶段模型和城镇级增长。对于区域物流的实证分析方面,Thurston.charles W[](1996)介绍分析了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物流中心进入拉丁美洲市场的情况。Tally Wayne[](1996)建立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生产的关系模型。Perry A.Trunick[](1999)分析了美国俄亥俄州的交通战略物流规划区域的区域物流发展的依赖性。Gandlur.Karthik Satyanarayana.M.S[](2002)提出公共物流网络对区域物流系统运作的影响和作用。Becky.P.Y. Loo[] (2001)以香港为例,分析了国际、国内及地方因素与港口形成和发展的相互作用,结合港口内陆腹地,初步探索了铁路货运站发展成为货运中心的条件和分布情况。Tim Schwanen[](2003)从区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运输规划、物流及空间布局的问题等。
国内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从物流组织的网络来看,可以把区域物流网络看成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信息传递等诸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整体[]。卞文良[](2006)研究了网格之下的物流网络,具有前瞻性。还有部分学者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谭清美、王子龙[](2003)对江苏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区域物流网络及其效应。郎丰平(2006)分析了区域物流系统的规划合理化问题,应用区域物流网络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东北经济区域物流网络以及对俄边贸物流网络分别进行了规划研究,最终确定了区域物流网络评价体系[]。王成金,韩增林[] (2004)研究了环渤海物流网络的形成与运作。王健[] (2005)构建了一个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潘坤友[] (2006) 研究了安徽沿江中心城镇“轴一辐”物流网络构建,这些实际的研究使物流网络理论更具有实用性。总体而言,我国区域物流网络的研究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机理还缺乏系统论述,相应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区域物流的形成过程,并用一个案例来做实证,说明如何构建区域物流网络,
2.中心城市是区域物流网络的极点
2.1 区域物流网络
区域物流网络(Regional Logistics Network)是由各级物流结点和连线以及所属经济“组织”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结构形式。“点”是指各级物流中心;“连线”是由交通、通讯干线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组织”是指物流业、物流市场、物流咨询机构和地方政府。区域物流网络形成过程中,在各种“组织”的协调运作下,社会经济要素在“结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成“轴线”。“轴线”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扩散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作用于附近区域,与区域生产力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轴线”上一般会形成产业聚集带。
2.2 区域物流网络系统以城市物流系统为核心
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物流系统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城市为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经历了城市空间体系相互独立、集聚分布的城市空间极核集聚阶段到城市空间极核集聚—扩散阶段,再到城市空间体系相互衔接形成的多方面、多层次、网络状的区域空间网络化阶段。
城市作为整个社会物流的枢纽节点,通过不同层次的物流节点和交通通讯线路的有机结合形成城市内部物流网络系统,带来各种经济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发展成为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不同的城市与交通通讯网络线路有机结合,形成区域物流网络系统,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充分流动,强化区域内经济联系与扩散。区域物流网络系统充分体现了城市内部、城市之间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城市物流网络系统的综合体,也成为国民经济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3 城市在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物流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拥有集体、外资、合营以及私营等多种所有权模式的物流企业;业务范围从铁路、公路、城市交通、航空、管道、水运等传统性物流运输业,到快速发展的城市配送、电子商务、货运代理、特快专递等现代物流服务业;既有城市制造业自我服务、分散经营的企业内部物流业,又有高度社会化分工的社会物流业。这样完备高效的物流业结构构成了物流中心城市的物流产业体系,物流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物流经济总体功能和整体效益的发挥成为激活物流中心城市经济的动力源泉。
物流中心城市是少数具有物流发展优势的大城市,在区域物流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当着发展“极点”的作用,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极核地带。中心城市的物流发展,能使其自身的物流及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对周围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物流辐射和带动效用,同时因其物流经济强烈的凝聚力,对周围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起归纳和吸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