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越 王维国
[摘 要]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总体地区差距呈下降趋势,2006年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地区间净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其次为超变密度,地区内差距的贡献最小。物流碳排放的极化测度结果表明,中国物流碳排放分布的极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地区内的集聚程度和地区间的对抗程度不断减弱,最终成为碳排放极化程度下降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各地区物流业碳排放水平的不断上升说明目前中国物流业仍处于粗放式增长,在物流产值和周转量增加的同时,忽视了碳排放这一必然副产品也随之增加的事实,这一现实提醒我们有必要根据自身物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碳减排措施;另一方面,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相应的碳减排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使物流业碳减排和稳定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 物流业;碳排放;空间非均衡;基尼系数;极化指数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10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GL04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3YJC790185、13YJC790023);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201400302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4CJY043)。
[作者简介] 马越越,管理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116025);王维国,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 大连116025)。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 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兴起,融入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低碳物流应运而生。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因此物流业的碳排放水平在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物流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掌握省际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是制定碳减排政策的前提,也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制定区域低碳物流发展战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 从国外的研究进展看,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问题最早由1996年IPCC气候变化报告中提出,随后国外学者开始将研究收入差距的工具用于研究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问题。Heil和Wodon最早利用基尼系数的组分解方法研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1],随后Padilla和Serrano利用Kakwani指数测度温室气体的排放差距、Groot应用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验证各种形式的减碳政策的效果[2-3]。国际上对跨国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和不均衡性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而对单一国家内部碳排放地区差距的研究却相对不足,仅有少数学者如Clarke-Sather等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Theil指数,分析区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GDP的差异[4]。尽管Clarke-Sather运用了基尼系数和Theil指数,但本质上两类指数均是测度不同样本二氧化碳排放的离散程度。而极化研究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对抗程度,最早将极化理论用于分析环境问题的是Ezcurra利用Esteban等人提出的极化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87个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极化情况[5-6],随后Duro和Padilla利用指数和指数测度欧盟29个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极化程度[7]。
- 从国内的研究进展看,仅有少数学者研究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异和极化分布问题,如肖黎姗等利用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和集聚程度[8];孙耀华等利用Theil指数分析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差异性[9];刘华军等结合基尼系数和动态分布分析方法对省际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10]。上述文献多集中分析总体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和分布情况,而针对某一行业分析碳排放地区差距的文献却较少,有关物流业碳排放的文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11];二是物流业碳减排政策的研究和模拟[12];三是物流业碳排放的绩效研究[13],目前针对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空间分布的地区差距及极化研究仍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