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英1 陈振江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摘要:“渝新欧”在发展进程中虽然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但货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影响“渝新欧”进一步发展的一大掣肘,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以增加双向物流,是“渝新欧”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对“渝新欧”货运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认为构建双向交流平台、加强通道基础服务能力建设、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增加货物种类、扩大货源覆盖范围以及推进自贸区申请建设是提高“渝新欧”双向物流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渝新欧 双向物流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首次全程运行以来,以其为首的中欧班列正式拉开了运营的序幕,开拓了丝绸之路的新航线,加快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一、“渝新欧”发展概况
1、运行时间不断缩短
“渝新欧”班列首次发行开始,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市需要17天;在重庆市政府以及中铁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与沿途相关国家的谈判与合作,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不断解决通行中面临的各种技术困难,目前到德国的杜伊斯堡市需14天,从重庆到阿拉山口需要3天,这比由海运至杜伊斯堡市缩短了20多天;兰渝铁路开通后,渝新欧将由原来绕道襄渝、西康、陇海线改为直接由广元北上,直达兰州,届时整个渝新欧的运时还将缩短一天左右。
2、运营费用不断降低
“渝新欧”刚起步的时候,箱公里价格是1美元,全程11000公里,一个集装箱就要11000美元;2012年,箱公里价格降低到0.8美元,2013年箱公里价格降低到0.7美元;2014年,“渝新欧”班列数突破100次,每个集装箱的运价将从现有的0.7美元/公里,降至0.6美元/公里,这也就意味着渝新欧的运输成本整体上与海运几乎持平,运价仅相当于空运的1/4到1/5,极大地提升了“渝新欧”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简介:龚英(1968- ),女,重庆人,三级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项目(2015CSLKT3-097);重庆市教委研究生教改项目(yjg153057);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x2015-41-14);重庆工商大学应急教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