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当今钢铁生产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采用正确的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方法并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是钢铁企业重要的竞争策略。鞍钢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构建科学的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首先,对公司物流成本体系进行了详细梳理,依靠企业规范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确定物流成本核算模型;其次,实施面向钢铁行业的基于精益生产方式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在SAP系统内建立以部门、工序为单位的成本中心,提高实际成本核算的精度;第三,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经过调查论证,确定业务外包项目和具体的外包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科学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风险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物流成本。实践结果表明,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在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控制与管理模式值得业内企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物流成本;精益生产;协同成本控制
【适用领域】钢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产生于产品(服务)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随着物流“第三利润源”进一步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钢铁企业已意识到,在价值链中,物流将蕴含着更多的成本控制机会。
然而,许多钢铁企业对物流成本认识不足,对其控制手段不够了解,因此,尚未对物流成本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这导致我国的钢铁物流成本依然偏高。2011年4月,《2010年钢铁物流成本分析》面向社会发布。根据2010年的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9年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12.0%,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比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高出2.2个百分点。若按调查的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水平推算,2009年我国钢铁企业吨钢物流费用约为924元。在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成本占58.9%,仓储成本占2.9%,配送及物流加工成本分别占12.6%和7.8%,运输环节是控制物流成本的关键。2009年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物流成本比2008年节省132亿元,钢铁行业物流效率有所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钢铁物流成本依然偏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大多缺乏完整、科学的物流成本计算、分析与控制管理体系,这不仅不利于钢铁企业的成本管理,还直接影响到行业的成本管理。鞍钢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构建并实施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持续地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控制与管理模式值得业内企业借鉴和参考。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于2006年12月成立,位于营口鲅鱼圈开发区工业园区,地处辽东湾东岸,位于鲅鱼圈港东北侧,是鞍钢集团公司落实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优化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
公司是一家联合型钢铁企业,装备、工艺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主要装备有7m52孔焦炉4座、405m2烧结机2台、4038m3高炉2座、260吨顶底复合吹炼转炉3座、双流1450mm板坯连铸机2台、单流2300mm板坯连铸机1台、5500mm宽厚板生产线1条、15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1条,以及化检验、原料仓储、铁路运输等附属设施。设计年产生铁650万吨、钢650万吨、钢材620万吨、冶金焦255万吨。产品定位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其生产的厚板、热轧带钢产品广泛应用于造船、大跨度桥梁、锅炉、压力容器、机械制造、海洋平台、石油化工、建筑、汽车、家电、铁路、集装箱等领域。
公司于2008年9月10日投产,至2010年8月,鲅鱼圈钢铁新区累计生产铁1008万吨、钢974.1万吨、钢材833.4万吨;入炉焦比、喷煤比、全焦耗洗煤、钢铁料消耗指标居国内同行业前三名;余热发电量占总耗电量的56%,节省87.7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8.1万吨。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了1800吨/人·年。
公司定位为实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钢铁概念型工厂。投产以来,公司实践了“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绿色能源”的“3R+G”绿色制造原则,成为国内钢铁行业中的“绿色”样板工厂,构建了引领行业发展的绿色制造模式。次生铁素体资源和固废资源全部回收利用处置,水循环率达到98%,吨钢耗新水达到3.6吨,吨钢综合能耗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与营口华能电厂合作,建立合作利用煤气区域循环经济链。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成果显著,风电、海水淡化装置平稳运行,年总发电量达到2400万度。吨钢二氧化硫、COD、烟粉尘排放量等环保指标全部实现达标并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