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1.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2008年9月,美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7%,这标志着全球汽车行业进入大衰退时期。在经历一年低迷之后,美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复苏时期,2009年全年汽车销量约为1043万辆。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呈现全面增长态势,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位。
在良好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湖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稳定就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现已形成十堰、襄樊、武汉三大整车制造基地和随州专用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十堰、襄樊、随州、孝感至武汉沿316国道和荆州、黄石、黄冈沿长江两条汽车零部件聚集带。2008年全省生产汽车84.9万辆,居全国第3位。但从整体上看,我省汽车产业仍受总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弱、结构不合理、国际化水平低、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消费环境不宽松等诸多因素制约,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汽车市场萎缩,直接抑制了我省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增长和海外出口,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2.企业需要物流获取竞争优势
物流成本是企业营运成本的大头。据相关数据显示,欧美汽车企业的物流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8%,日本汽车厂商的物流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5%,但中国汽车企业的这一比例多在15%以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认为,造成我国汽车物流成本高于欧美日本的因素较多,如汽车物流企业车辆空驶率高达39%,存在着回程空驶、资源浪费等问题。物流服务提供商CEVA的全球汽车营运负责人Stefan Brunner也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存储、装载和运输所花时间太多。中国汽车零部件库存每年仅周转2次至3次,而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年周转次数达10次至20次。
在汽车价格总体持续走低的时代,降低物流成本,是汽车制造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采购物流是汽车企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零部件采购供应物流就能为整个物流成本的降低做出贡献。
3.供应链管理理论逐步完善
根据马丁·克里斯托弗的观点,“当今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发达国家企业已经把供应链管理看作是跨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管理手段。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历史很短,但发展速度却非常迅速。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士华教授著的《供应链管理》一书对国家863/CIMS主题资助课题作了全面总结,书中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对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作了介绍,提出了供应链构建模型、合作伙伴的选择、支持供应链管理运行的信息支持技术,提出了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购,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的原则,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问题等。
随着对供应链的研究深入,汽车供应链管理理论也变得更加完善,并在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风神汽车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范例。
4.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大力应用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在国内,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内外信息交流,成了汽车厂商们新的竞争方式。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MRP(物料需求计划),到当下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等无不体现厂商们利用信息技术来强化流程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决心。而信息化实施水平的高低,也开始成为决定汽车厂商在全球化竞争中成败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由于钢材价格高涨,人工提高,市场价格不断降低,国外市场的开拓艰难,外资企业在技术高端和供应链高端的压迫,国内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供应链上附着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们生存的压力很大。特别是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整体物流运作水平较低、成本过高、资源浪费,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物流业向世界物流水平转化的重要瓶颈。因此,如何降低成本,尤其是降低汽车零部件的物流成本,加强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经营协同,成为整个汽车产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课题以湖北省汽车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湖北省汽车企业零部件采购物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的采购物流模式,引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湖北省汽车企业零部件采购物流的发展模式和战略进行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入厂物流(Inbound Logistics)的运作模式和影响因素。
(1)对入厂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
Harrison(2001)提出主要的入厂物流运作模式有:①供应商送货,运输费用、成本、保险等均包括在产品价格中;②主机厂自行从供应商处集货,然后送到配送中心,用拖车送到主机厂;③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从供应商处集货送到中转仓库,然后按照主机厂的要求进行配送;④链式物流,主要适用于挂车进行的远距离运输;⑤供应商园区,即在主机厂附近建立供应商仓库;⑥组件运输,即供应商不是提供单件产品,而是在工厂组合生产后运输到主机厂。
Gonzalez(2002)分析了两种入厂物流运输模式:一是从供应商集货,使车辆由零担运输转为满载运输;二是以满载的方式将货物从供应商运输到中转仓库,然后进行混合装载运输到生产厂。
Holweg & Miemczyk(2003)描述了典型的入厂物流运作模式,以及为应对MTO模式(Make to Order即面向订单生产),企业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