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 2005年
中国物流成本前沿问题考察报告
来源: 时间:2012/10/6 14:18:12 作者:宋 则 常东亮
  

内容提要:优化经济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迫切需要有符合自己要求、经得住推敲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及其实际数据的支撑。而从国内外的差异和混乱中理出头绪,探索科学实用的物流成本宏观和微观分析框架与核算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性工作。造成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是制造业,困扰商品流程优化的还是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应该是,也必将成为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体系 流程优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而且越来越无法容忍陈旧低效粗放的商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在经济“总量块头”急剧增大的场合显得尤为迫切。而从动感、节奏和流程优化的竞争、较量中获取经济利益,恰好是新世纪的新动向和新特点。种种迹象显示,无论是出于内因还是外因、主动还是被动,中国正在进入以优化整合产供销流程和内外贸一体化为基础,求解实体经济运行质量长期偏低难题的新阶段。其中,实行流通创新、加快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加入这一国际化新潮流的前导性战略步骤,紧随其后的将会是整个制造业的陈旧流程得到全面改造和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贯穿中国制造业和流通业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实体经济角度观察,物流经济活动及其衍生出的物流成本几乎无处不在,从而使物流成本核算成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导致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认为,促进流通现代化,加快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迫切需要符合自己要求、经得住推敲的、可靠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及其实际数据的支撑。

二、物流成本的分析框架:概念、分类、特征及影响因素

从扫描、甄别已有的文献、方法和思路入手,有助于新的发现。纵观物流运作在国外的发展,由重视功能到重视成本,再到重视服务,物流管理的发展进程始终没有停止。而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是物流成本的核算。换句话说,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的手段,是衡量物流运作绩效的工具,自然也就是物流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物流成本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一是因为物流成本忠实地反映着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因为物流成本能作为评价所有物流活动的共同尺度。

在这种背景下,物流成本的研究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简单照搬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理念和核算结果;另一方面是不同组织机构对中国国内物流成本数据的估算、分析,无论在总量,还是企业的实际支出,甚或行业标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我们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物流成本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造成了统计范围与口径大小不一,或者干脆是概念界定混乱,混淆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物流成本的边界。

需要[3]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