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9.9%,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物流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近1倍。物流总费用相当于GDP的21.3%,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2004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而1991年这一物流需求系数为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不高、效率偏低,经济发展的物流含量偏小,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模式、体制和政策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3]如何积极利用外资突破现有的产业瓶颈,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从中国的全球采购地位入手,分析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产业的状况,提出一些思考问题,以求教于同行。
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采购的核心市场
1.1.跨国公司需要中国的广阔市场。中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增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也使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采购市场,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项目总数超过3000多个。到2004年10月为止,全球零售企业200强中,已有12.5%的企业进入我国,还有12%的企业已经进入亚洲正随时准备进入中国,另外在世界200强中还有50家正积极发展本土以外的市场,虽然这些巨头目前还没有进入亚洲,但不排除直接进入中国的可能性。[4]目前,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伊藤洋华堂、万客隆、金狮、欧倍德、翠丰、欧尚、正大、利丰等11家跨国零售集团在中国采购总规模已超过30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2%。 实现“对接”。[1] 1.3.中国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产业创造了条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吸引外资工作开始起步。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分析,我国吸引外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79年到1985年的起步阶段;1986年到1991年的打开局面阶段;1992年到1997年的高速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3年的调整提高阶段。[2]从物流产业来看,也大致走过了上述历程。特别是,中国入世以来,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在不断加快。[3] 二、外资积极进入中国物流产业。 2.1.约1200亿美元的货物空运进出口市场,成为2005年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竞争焦点,跨国公司纷纷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美国运输部提议4家目前已向美国至中国航线提供货运服务的承运公司每周新增货运航班。这些公司是:联邦快递公司(Federal Express Corp),西北航空公司(Northwest Airlines Corp.,
NWAC),Polar Air Cargo和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s , UPS)。这些航空公司的新增货运航线将于2006年3月25日开通。 2.2. 先入者优势明显。于1984年进入中国的英运物流有限公司,已跨入在中国的第21年。该公司已从早期的货代企业发展成为拥有空运、海运、陆路运输、合同物流等业务的综合物流企业。2004年英运的业务量增长了60%以上。 另外一家巨头公司——中外运敦豪,到2004年年底,拥有56家分公司,已覆盖全中国300多个城市,在中国的业务保持了50%的增长率。[4]
1.2.中国的制造业需要全球采购平台的支撑。众所周知,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贸易公司或者企业自主自营出口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很难进入国际生产和市场的主流领域,而且开拓市场的费用也较高。因此,在各地政府积极兴建全球采购出口交易平台,帮助国内制造企业与国外跨国巨头对接。[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上海、天津、重庆、南京、青岛、武汉、深圳、宁波等城市兴建了全球采购出口交易平台。比如,上海市有关部门已制定“打造全球采购中心城市”的规划,准备通过发挥全球采购中心的辐射能力,依托长三角的制造能力,与全球供应链
2.3.客户细分与服务深化。美国总统轮船物流服务公司在深圳盐田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为客户提供包括货源地(出口)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目的地(进口)管理、国内货运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以响应客户对控制、灵活性和单点接触的需求。[5]2003年十月中旬,美国联邦快递旗下的中美合资大田国际物流公司,首期投资1500万美元兴建昆山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商务和物流服务中心。由他们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使昆山市内外企业的进出口通关,不再需要转道上海办理繁杂的手续,设在这里的保税仓库和海关、商检部门的入驻服务,将保证企业原料进口和商品出口实现一次性通关。[6]
[1]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发布的统计数据。
[2]Christine Harland. Supply Chai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Role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1997,8(2) ,70-78.
[3]据测算,2004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如剔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的实物增幅在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铁路运力和沿海水路运力偏紧与港口疏运能力不足两方面。
[4]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2004年中国零售业白皮书》,2004年10月
[5]Phillip W.Balsmeier and Wendell J. Vois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Time-Based Strategy, Industrial Management.September/October,1996,38(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