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展应急物流事业,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充分认识应急物流的特征、表现形式与功能作用,尽快建立起国家应急物流机制;建立并完善各级应急物流系统;充分整合军地应急物流资源,创新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而促进国家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意义重大。
关键词:应急物流 一体化物流
Abstract: To develop emergency logistics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We should fully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s of emergency logistics,and establish national emergency logistics organiz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oestablish and improve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of all levels, make full useof military and civil resources of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bring forth thepattern of integrated emergency logistics, which upgrade the support capabilityof national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bear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 emergency logistics, integrated logistics
本论文的创新点是:
1.系统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征、表现形式与功能作用;
2.首次提出了应急物流组织体系的结构模型,勾勒了应急物流中心的组建与管理模式,并描绘了应急物流系统作业流程;
3.首次提出了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并进行了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在现代物流蓬勃发展并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今天,98年洪涝灾害、03年SARS肆虐、05年印尼海啸以及其他诸如:台风爆发、地震灾害、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等突发事件,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在突发事件面前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被动局面,充分暴露出人类在应急机制、法律法规、物资准备等多方面的不足,这也给应急管理系统提出诸多值得深思、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不去预先考虑未来的问题和机会,我们将从危机走向危机”,这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的忠告。时代在进步、物流在发展,如何与时俱进地促进应急物流研究与实践,使其在人民生活及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增强国家、社会对消极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能力,减弱负面影响和损害,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顾名思义,应急物流主要指为满足重大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需求,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应急物流研究与实践,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美洲和欧洲发达国家更是成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来负责国家应急物流管理,并建立相对完善的应急物流管理机制,以谋求实现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高水平建设。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处突的应急储备等方面均存在很多不足。因此,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应急物流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应急物流研究与实践,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充分认识应急物流的内涵与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主要特征
应急物流就本质而言,是指在危机发生时对物资、人员、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与一般性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更凸现了如下五个主要特征:
1.突发性。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应急物流,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发性和非常规性。由于应急物流自身突发性和高时效性的要求,导致一般的物流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物流需要。因此,应急物流应遵循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一般物流的中间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为紧凑,物流机构将更加精干,物流行为也将表现出浓厚的非常规色彩。
2.非预见性。由于突发事件涉及面广、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导致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等因素变得难以预见,也使应急物流的内容随之变得不确定。当然这种非预见性是相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原先不可预测或难以预测的东西,如自然灾害,逐渐变得可以预测,而一些案例性事故则可以用安全防范来降低其发生的概率。
3.需求的急迫性和多样性。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短时间之内需要大量的物资,从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到生活用品无所不包;同时,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伴随着运输系统的恶化,如道路被洪水或山体滑坡阻断,除了需要及时配齐这些物品,还要将这些物品及时送达,这将使物流配送系统面临严峻的考验。
4.政府(军队)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应急物流来源可以由多种方式提供,主要包括政府(军队)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益捐助方式、企业和个人自主采购满足自身需求等方式,与多头供应相对应的是多头储备与各自为政的采购与运输,针对这种分散性,需要对各种应急保障资源进行整合,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对于重大灾害处理,尤其是在运作应急物流时应把握政府(军队)、企业、个人相结合的特点。
5.应急物流供应的弱经济性。应急物流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急”字,使得物流成本急剧增加,如果依然运用平时的物流理念,按部就班地运行将难以满足紧急的物流需求。在一些重大险情或事故中,平时物流的经济效益原则将不再作为一个物流活动的中心目标加以考虑,因此应急物流目标具有明显的弱经济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一种纯消费性的行为。
(二)应急物流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宏观层面研究应急物流可以衍生出多个研究角度。如果单从“概念与特点”的角度来解读应急物流,那么它主要表现为在突发战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三种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物流活动。
1.突发战争。军事史上不乏突发战争实例,如:德军闪击苏联、英阿马岛之战、美军入侵格林纳达、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在这些战争中,战胜方无不是以强大的军事应急物流保障能力为支撑赢得了战争胜利。尤其是著名的英阿马岛之战,英军之所以敢于远涉重洋、仓促应战,而且最终赢得战争胜利,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和应急物流保障能力为依托。时至今日,强大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更是已经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国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3年甘肃、内蒙、云南地震,1998长江洪水和2003年淮河和黄河泛滥,2005年印尼海啸以及不可预见的台风来袭等等令人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都给人类正常生活带来了重大甚至毁灭性的打击。科学总结自然灾害的规律,并针对性地构建相对应的应急物流系统,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灾害影响,同时也是减弱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解决途径。
3.突发事件。灾害性的突发事件会突如其来地给人类带来创伤与苦难,如:化学品泄漏导致松花江水污染、四川达州井喷引发空气污染、药品或食物引发大面积中毒、禽流感事件以及伊拉克战争引起的国际石油价格暴涨、我国加入WTO后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引发商业纠纷,尤其是2003年SARS和2004年禽流感地疯狂肆虐等等突发性事件,都给我国社会发展和稳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地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应急物流体系。
(三)应急物流的功能作用
应急物流主要是在突发战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应急状态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因此,从社会作用层面上讲,应急物流的主体功能包括:抢救受灾物资和各类设施、设备,减弱损失;补充物资,维系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安定等四个方面。
正视应急物流建设的巨大社会效益,准确把握应急物流的主体功能,是实施科学、系统的应急物流体系规划,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应急物流建设的客观基础。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但是在历次处突、抗突实践过程中,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与协调调度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中国的物流工作者充分发扬了奉献精神,表现出了很高的职业素养;中国的应急物流系统为维护国家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党和人民的胜利,也是应急物流社会功能的充分体现。
可见,加强应急物流研究与实践,从宏观上讲事关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国防安全巩固,与国家、各级政府息息相关;从微观层面上讲事关百姓安康、生活幸福,与个人和群体利益也紧密相连。因而,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开创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的新局面,事关国计民生,意义举足轻重。
二、推进应急物流研究与实践应把握的问题
经过对上个世纪的几场战争、历次抢险救灾活动以及其他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多次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物流活动的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在应急物流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宝贵的成果。但就全球应急物流发展研究而言,我国尚处较低的研究水平,理论上没有系统的应急物流发展战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应急物流理论体系;实践中还依然存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发展水平较低、应急组织指挥混乱以及应急物资储备不合理等诸多制约因素。
因此,正视当前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的差距与制约因素,分清主次矛盾,深化对应急物流的内在规律、保障机制和实现途径的研究,进而开拓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应急物流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一)尽快建立、完善国家应急物流机制
建立应急物流机制的目的在于使应急物流流体优质、通道畅通、流向正确、流量理想、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能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①]。在以SARS为代表的历次灾害面前,中国的物流经受了考验,但是在灾害事件大规模冲击中,也暴露出中国物流在应对大规模危机时,缺少足够的经验,尤其是缺少一个专门的危机预警、处理与管理的机制的突出问题。因此,建立、完善国家应急物流机制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1.政府协调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可通过“突发性事件协调处理机构”来实施,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形式赋予这些机构特定的权利和资源,并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相应的专门机构、人员和运作系统。国外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政府协调机制,如美国的“紧急动员准备委员会”、英国的“国防参谋部作战需求委员会”、法国的“国防秘书处”、日本的“国防事务局”等,其共同的特点是级别高、权力大,不仅对国家各行各业执行动员任务负有指导、监督等重大责任,而且在紧急状态下,可以代表决策机构行使决策权。
我国为了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在各级人民政府均设有应急管理委员会,该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在紧急状态下协调各政府部门、军事机构、社会团体和群众完成应急物资保障任务。各级应急物流组织机构可充分依托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组建,成为国家或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委员会的一个职能部门,从而既有利于政府组织、协调职能的发挥,又可以为应急物流组织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证。
2.法律保障机制。应急物流中的法律保障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通过建立法律机制,一方面可以规范并维系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特殊人群的活动秩序和待遇公正;另一方面可以规范普通民众和特殊人群在非常时期的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应急物流顺畅展开。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上述功能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法》,俄罗斯的《联邦公民卫生流行病防疫法》,韩国的《传染病预防法》等。
我国在灾害应对处置及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建设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制定过多部相关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应对处理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安全事件等有关的立法仍然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缺乏整体规划,体系残缺不全,立法空白甚多;行政法规多,立法层次低;法治化水平还不够,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因此,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应急物流有法可依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3.全民动员机制。动员是一项民众广泛参与,依靠民众自身力量,实现社会特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活动。它以民众需求为基础,以社会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应急物流的全面动员机制中可通过传媒和通信实时通报受灾情况,赈灾工作进展,民众参与赈灾的方式、途径等信息,这样可以:①有效调动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②根据需要以有偿或无偿方式筹集应急物资或用于采购应急物资的应急款项;③为实现快速应急物流提供各种方便;④为赈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⑤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掌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性。
全方位的动员机制可以分为主动式动员和被动式动员,所谓主动式就是通过宣传等手段使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依靠群众的自觉性和爱心来支持救灾;而所谓被动式动员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手段来明确人民群众的法律义务,使部分有利己思想的人的行为规范到救灾工作中来。
4.绿色通道机制。政府可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建立区域间的、国家间的“绿色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在必要时可以给予应急物资优先通过权,这样可有效简化物流作业周期并提高速度,以方便快捷的方式通过海关、机场、边防检查站、地区间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绿色通道机制可通过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也可通过相关政府或地区政府协议实现,也可通过与此相关的国际法、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法律法规对绿色通道的实施办法、实施步骤、实施时间、实施范围进行法律约束。
5.监测预警及应急预案机制。监测与预警是一切突发事件救援、处置、处理的基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收集、归纳、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上请下达,形成联动。对早期发现的、影响可能较大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灾害性突发事件,应通过主管领导或管理部门会同卫生、防疫、地质、气象、消防、防洪、环保等有关专家进行风险预测评估,提供预警意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救灾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根据本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在平时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物流保障预案,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队伍和预备队伍建设,按照预案实施应急演练和信息化建设。
(二)尽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应急物流组织体系
高效的应急物流组织体系是保障应急物流“物畅其流”的关键。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需要将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物流环节统筹起来,进而建立起结构合理、机构精干、运行流畅的国家应急物流组织体系。当前,我国应急物流组织体系中所存在的组织机构不明确、供应保障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以及运作流程不合理等主要矛盾已经影响了应急物流的保障效率,制约了应急物流组织体系的构建进程,必须加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