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本文基于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视角,以全国31个省域为地域研究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两阶段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物流水平的地理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物流发展水平呈现五个层次,表现出较强的沿海指向梯度特征,这种梯度特征与经济发展的梯度型基本吻合。
关键词:省域物流水平;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空间梯度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当前,我国物流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物流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相互作用[1-6]。区域物流水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又会影响区域物流水平,形成一个相互强化的闭环,见图1。但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实施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区域物流活动的环境条件,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从而产生了新型的运输通道、枢纽的网络化、规模化的物流需求,并使区域物流的空间分布呈现典型的梯度特征。因此,物流产业的空间梯度特征是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相吻合;如何将物流特征相似的区域归类,并确定其梯度层次,针对不同类别梯度制定差异性的物流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物流协同发展, 并有效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存量,已经成为各地区实施物流产业振兴政策的关键问题。
对区域物流水平地理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地理研究的热点。李玉民等运用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内物流水平进行了研究[7];王圣云和沈玉芳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了两个时间点来反映物流水平的动态变化[8];刘承良等运用区位商指标对我国物流产业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9];梁静国和姜金贵应用蚁群算法对黑龙江物流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10];李旭宏等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竞争态势分析方法,并结合SWOT矩阵对常州及周边城市物流水平进行了测度[11];王振锋等利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12]。
以上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对不同区域层面物流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为我国区域物流水平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工具和手段。但通过构建直接和统计年鉴对接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和聚类两阶段方法,从全国范围对省域层面的物流水平进行客观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域(将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称为省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地域研究单元,基于地理空间分布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两阶段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物流水平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可增强对具有相似物流水平的省域进行聚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仅有利于发现我国省域物流水平呈现出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科学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非均衡性的形成机理,为制定缩小我国“区域经济鸿沟”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准确定位我国不同省域的物流发展程度,提高各地制定促进物流发展政策的针对性,遏制当前出现的部分区域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时,不顾当地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导致的过度超前和资源闲置浪费现象。
2 省域物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使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对省域物流水平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客观性、数据可得性、代表性和层次性的原则。按照以上原则,本文选取的指标全部为《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指标,保证了数据的可得性,避免了专家打分等方法的主观性。此外,选取的指标反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可较为全面的反映省域物流发展的全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级:第一级即为测度对象——省域物流水平;第二级包括五个分类指标,分别为宏观经济类指标、流通消费类指标、交通运输类指标、信息化水平类指标和人力资源类指标。
宏观经济类指标从内外两个角度反映省域物流发展的经济和产业环境;流通消费类指标反映出物流业主要为商贸流通业服务的产业定位特征;交通运输类指标反映各省域物流业的基础设施程度、硬件水平和物流需求;信息化水平指标反映现代物流业呈现出的高度信息化特点;人力资源类指标反映物流人才的数量和水平。
以上每个分类指标分别包括若干分解指标,每个分解指标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直接对接,共同组成指标体系的第三级。三个不同级别的指标形成有机的指标体系,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