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流活动是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是温室气体减排、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从省域层面对我国物流作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比较分析,对于从宏观上掌控各省域物流作业碳排放量及省域物流作业节能减排目标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给出了省域物流作业CO2排放量测量模型,测算了不同能源的CO2排放因子及排放系数;接着,以物流作业直接能耗法来核算我国各省域2008年物流作业的CO2排放指标,包括各省域的CO2排放量和单位货物周转CO2排放量,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省域之间物流活动产生的CO2排放量存在着地域不平衡性,CO2排放量中东部大部分省域要高于西部省域,而单位货物周转CO2排放量西部大部分省域要高于中东部省域;最后,根据物流作业的特点,分别从发展低碳运输、探索物流作业的技术性减碳方法、实行精细化物流作业管理、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低碳物流作业标准与打造低碳物流示范企业等五个主要的方面来阐述我国物流作业的低碳化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 省域;低碳;物流作业;碳排放量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的减排受到我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在2009年召开的世界气候峰会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此为标志,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和战略重点。物流作业作为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是温室气体减排、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物流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碳排放大户,2009年国际能源署发布的《运输、能源与二氧化碳:迈向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全球CO2排放量约有25%来自交通运输[1],因此,降低物流作业的能源消耗,能够有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此,低碳经济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2],发展低碳物流是大势所趋。从省域层面对我国物流作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比较分析,更有利于从宏观上掌控各省域物流作业碳排放量,为进一步的省域物流作业比较分析、物流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确定和相关支撑政策制定奠定基础。为此,本文以物流作业直接能耗法来核算碳排放量,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相关统计数据,核算出各省域2008年的CO2排放量及相关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来了解各省域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状况,同时,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物流作业低碳化的制度性和实用性对策。
1 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可知,在物流碳排放量计算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有基于油料消耗[3]和基于运距[4]两种测算方法,除此之外,Ubeda(2010)以西班牙一家领先的食品配送公司Eroski为例来研究绿色物流,主要包括估计环境的影响(采用基于运距的方法来测算其配送作业碳排放量)、配送路线的重新优化(采用新的CVRP算法来缩短运距)、优化环境的影响(通过建立碳排放量最小的配送模型来进行优化)[5]。Piecyk(2009)采用集中讨论和大规模Delphi调查方法将影响货物运输需求、车辆油料消耗和相应碳排放的因素根据不同层次的物流决策分成六大类,并构建了三种场景对2020年公路运输碳排放量进行评估[6]。Hickman(2010)为伦敦市构建了一个运输和碳排放仿真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多种政策下的执行效果,为降低碳排放量提供参考[7]。王晓华(2009)以2000年为基准年,将北京市物流分为运输部门、物流中心部门和配送部门,建立北京市未来(2000年~2030年)物流-能源-环境模型,再通过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预测物流服务量、计算能源强度和排放强度等模型参数,并利用LEAP(Long-range Energy Analysis Plan system)模型计算和分析北京市2000年~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物流能源需求与环境排放,模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各个发展情景对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比基础情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8]。温宗国等(2009)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评估了我国公路交通系统的物质代谢,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公路交通系统的物质总输入为521Mt,排放的污染物量占资源投入量的28.3%[9]。朱松丽(2010)以不同燃料驱动类型车辆的保有量、年均运营距离、能源强度及排放强度为主要参数定量计算2005年北京和上海两市的城市交通能耗和CO2排放量[10]。在低碳物流的发展对策方面,Brand(2010)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运输、能源、碳排放和环境影响模型(UKTCM),它包含一系列涉及社会经济、能源需求减少政策影响、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和外部成本等的运输-能源-环境问题,并通过三个简单政策和一个政策体系来证明模型的可行性,从而为低碳运输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11]。王国文(2010) 从低碳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出发, 基于供应链流程标准,提出了以建立贯穿供应链的碳排放监督测量机制、优化订单量与库存、低碳运输管理、低碳仓储配送管理、回收与排放管理、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碳排放等管理和技术方法来构建低碳物流体系[12]。陈飞等人(2009)通过低碳交通模型,对上海交通碳排放总量及不同交通方式碳排放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情景模式分析上海市低碳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对策[13]。由此可见,低碳物流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省域层面来研究物流作业碳排放量测评及减排对策的成果还比较少见。
2 省域物流作业CO2排放量测量模型
物流作业所引发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于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消耗各种能源和物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CO2排放,物流作业消耗的物质种类不同(如各种包装材料、标签、托盘等),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排放的碳难以进行统一核算,故本文所测算的物流作业CO2排放量是依据各省域物流作业活动实际消耗的能源折算而成的,省域碳排放量测量模型如公式(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