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加,铁路、公路、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更加激烈。本文根据OD表,对我国各省铁路货物运输的发送量及到达量进行分析,提出各省货物运输的空间特征,并总结出各省铁路货物运输发送量和到达量的影响因素。
二、从各省的数据看铁路货物运输的变化
从1986年开始,我国交通运输协会每年发行一部《中国交通年鉴》,在此年鉴中显示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获取运输的到达量、发送量的数据,而且以矩阵的形式表达。这个表就是国家铁路货物交流表(OD表),根据OD表,可以反映出各省之间铁路货物运输的实际流动情况。通过这个OD表的使用,可以对每一个省的铁路货物到达量、发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表1显示了从各省到本省以及其他省份的铁路货物运输量(以下称发送量)和从本省以及其他省到各省的货物运输量(以下称到达量)。并反映出1985年—2005年20年间年均变化率,其数值按大小去掉顺序排列,根据排列顺序对各省的变化率进行分组,对正变化、负变化、没有变化(以全国平均变化率为基准)进行分别研究。
首先,从到达量来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列为第一集团改为。其次,到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列为第二集团改为。最后,成负增长的省份列为第三集团。发送量也按同样方法进行划分。
1、到达量
(1)第一集团(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处于正增长):浙江,广西,新疆,山东,福建,贵州,江西,河北,广东,云南,江苏,四川,天津
(2)第二集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率大于零):甘肃、湖南、安徽、宁夏、山西、青海、湖北、辽宁、内蒙古、陕西、河南
(3)第三集团(处于负增长)上海、北京、吉林、黑龙江
2、发送量
(1)第一集团(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处于正增长):新疆、贵州、青海、云南、山西、山东、内蒙古、福建、广西、安徽、江西、广东、河南、四川
(2)第二集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率大于零):陕西、甘肃、宁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天津、黑龙江、江苏
(3)第三集团(处于负增长):吉林、辽宁、上海、北京
从表1可以看出,到达量列为第一集团的除了第三位的新疆,第六位的贵州以外,其他省份都属于东南沿海城市。其次,到达量的第二集团中,处于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省份较多。而到达量的第三集团则以大城市北京、上海以及东北地区的省份为主。另一方面,从发送量来看,在第一集团中,除去了第6位的山东,第8位的福建,第12位的广东以外,基本在西北和西南内陆地区的省份比较集中。其次,发送量第二集团,处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的省份比较多。最后在第三集团当中,以大城市北京、上海及东北地区的省份为主。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1985年以后,铁路货物到达量增加的省份主要以东南沿海城市为主。发送量增加的省份主要以西南、西北的内陆省份为主,而到达量及发送量减少的省份主要以大城市北京、上海及东北地区的省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