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 2013年
前言
来源: 时间:2014/2/25 11:32:05 作者:
  

金秋十月,又到了收获的季节。物流业界各路精英再度齐聚北京,对一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验收。按照历年惯例,我们从本次年会的获奖论文中选选30余篇结集成书,作为第十二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展示交流的重要成果,这也是一年来产学研各界辛苦劳作的集中体现。

评审结果,令人欣慰。一是数量上又有新的增长,并且来源更加广泛。在学界持续参与的同时,来自企业界的论文呈上升势头;高等院校师生热情未减,大专、中专、职高、高职院校踊跃参评;社科院、国研中心等国

家级研究机构热衷物流研究,社会民营研究咨询机构也参与进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物流业地位的提升和中国物流学会影响力的扩大。二是从作者队伍来看,一代新人在成长。老专家、老教授、老前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年轻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后来居上。大学生组、英文组今年参评数量急剧攀升,有不少进入获奖行列,表明物流研究队伍新老传承,后继有人。三是研究质量有所提升。尽管原创性、突破性的成果还不多见,但从选题、方法、结论以至于应用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还是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许多连续多年参加评审的专家普遍反映,2013年的成果质量从总体上看高于以往任何一年。

存在问题,毋庸讳言。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自2002年创办,已征集物流研究论文数千篇。《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自2005年首次出版,本书已是第九本。其地位和作用有目共睹,成绩无须赘言,但存在问题不应忽视。首先,论文的选题"慢了半拍"。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趋稳,转变方式任务艰巨。物流业在高速增长条件下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新的困难和问题又带来严峻挑战。而我们的参评论文很少涉及具有这些时代特点的行业发展矛盾、难点和热点问题,与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其次,研究方法有些"循规蹈矩"。有不少论文采用了许多数据分析、模型构建,过于注重方法的新颖,而选题和结论的创新明显不足。第三,研究成果还缺少重大突破。有的研究结论证实的只是常识性问题,有的"模棱两可",也有的重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第四,学术研究的合作交流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结合不够深入,缺乏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引导。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今后学会工作的目标,更需要产学研各界共同努力,联合攻关。

发展前景,任重道远。无论实践发展,还是理论体系构建,我国物流业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政府、企业和行业都有一系列待解难题。如制造业物流转型升级问题,商贸业物流模式创新问题,城乡物流统筹问题,电子商务物流快速适应问题,自由贸易区对物流的影响问题,物流资源整合问题,综合运输体系构建问题,铁路货运改革问题,物流园区健康发展问题,金融物流风险防控问题,区域物流协调发展问题,国际物流创新问题,大数据、云计算对物流业的影响问题,绿色物流问题,物流市场秩序与诚信体系建设问题,政府物流管理体制与政策问题,物流业法律法规问题,物流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问题等。如何在这些方面突破与创新,是物流行业面临的紧迫问题,物流理论研究领域更应该先行一步。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减少和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在继续搞好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如何关注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来自院校的研究如何能够更紧密地贴近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第一要务;来自企业的研究在注重实际的同时,怎样提高规范性和科学性。如何深化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构建学术创新与成果应用体系,切实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物流行业实际生产力。

书稿编辑,值得期待。本书所选篇目,全部出自本次年会获奖论文。其中相当一部分获得了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有的进入国际检索系统或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这些论文联系行业实际较为紧密,或从理念上指导行业进步,或从方法上引领企业发展,或从技术上促进业务水平提升,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学术高度。我们按照研究领域,将其分为物流经济篇、物流管理篇、采购与供应管理篇、供应链管理篇和物流技术与工程篇,以方便参阅。后附"第十二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名单"和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提供的"物流文献检索",以备查询。本书可供政府物流工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部门,研究咨询机构等关心物流工作的各界人士参阅,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物流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能够连续九年出版,是各地物流教学、研究、咨询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物流媒体等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们向广大作者朋友、各位评委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本书编辑出版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还有许多优秀成果未能编入本书,入选论文尚有雕琢余地。对于本书的不足以至于中国物流学会的工作,恳请读者朋友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改进提高。


贺登才
二〇一三年十月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