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日常消费越来越重视产品品质与个人偏好。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生鲜农产品,新鲜水平将作为消费者购买的一个重要指标。生鲜农产品同时是一类短生命周期的易腐品,新鲜度随时间不断衰减,由此造成新鲜度敏感型顾客的流失,丧失销售机会。零售商为挽回销售损失在销售期内二次补货,同时过剩产品折扣促销,以吸引价格偏好型顾客的购买;但一部分在没有二次补货时会购买过剩产品的顾客,在二次补货后将转而购买新鲜的补货产品,于是二次补货挤兑了部分过剩产品的需求,形成需求挤兑。研究基于顾客分类的生鲜农产品二次补货问题,对有效满足顾客需求、增加零售商利润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鲜农产品是超市等零售实体重要的利润源,如何制定有效的订补货策略,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产品损耗、增加销售利润,是零售商关注的核心问题。Du等[1J研究了CPFR补货策略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应用,强调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进行产品需求预测与订补货决策;Chen等[2J分析了便利商店的生鲜食品订货策略,主张利用终端POS机的销售记录数据,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实施需求预测和辅助订货决策。Chen等[2]还专门研究了零售店蔬菜产品的需求预测模型。此外,Su-wan-Achariya,等[3]从物流成本的角度对生鲜农产品订货决策进行了分析。此类研究都没有考虑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特性。肖永波等[4]研究了一类生产商从生产基地将时鲜产品运输到远方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供应链优化与协调问题,给出了生产商和批发商的最优策略和协调机制;Cai等[5]也分析了生鲜农产品长距离运输的订货与供应链协调策略问题,但批发商需要决策货物在途过程中的保鲜努力,且保鲜努力同时影响产品到岸的数量与质量;但斌等[6]在考虑零售商保鲜努力的基础上,还同时考虑消费者效用因素,研究了消费者偏好影响需求的生鲜农产品EOQ模型。以上研究都考虑了产品新鲜度的影响,假定单销售周期内零售商将产品库存清空后再补货,但没有进一步探讨零售商在销售周期内二次补货的可行性。考虑到生鲜农产品同时也是一类特殊的易腐品,易腐品的相关订货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于易腐品订货策略的研究大致可从确定性需求和随机性需求两方面考察,如Ka1pakam等[7]研究的连续检查库存的(5,S)补货策略,Minner等[8]探讨的周期检查库存补货策略,都属于确定性需求;宋华明等[9]研究的易逝品需求预测更新条件下的订货策略及协调问题,则属于随机需求范畴。上述文献都没有直接考虑顾客因素对零售商最优订货决策的影响。生鲜农产品消费市场是需求主导型市场,顾客因素与产品需求和零售商的经营利润有着密切联系。Sivakumar等[10]考虑到了顾客因素的影响,将顾客分为普通顾客和消极顾客,一名普通顾客加人队列等待服务,而一名消极顾客则会从队列中带走几个顾客;Sivakumar[11]在另一篇文献中假定顾客数量是一个限定值,这样便可以分析每个顾客的购买行为,讨论有限顾客量对零售商订补货的影响;Swaminahan等[12]亦假定顾客数量固定,销售商的决策目标是在满足顾客服务水平要求下,订购最少的产品。与一般易腐品不同的是,生鲜农产品具有新鲜度随时间递减的特性,且新鲜度的衰变是外部可见的。因而,当零售商二次补货时,补货产品与过剩产品将存在明显的外部差异。此时新鲜度偏好型顾客会放弃购买过剩产品,转而购买新鲜的二次补货产品,形成需求挤兑。上述补货策略文献均默认两者之间无差异性,未考虑这种需求挤兑效应对零售商的影响。Par1ar等[13]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比较了易腐品库存控制的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策略,认为顾客偏爱后进先出策略,而零售商更倾向于选择先进先出策略。但上文没有考虑到顾客偏好的差异性,忽略了部分顾客具有新鲜度偏好而部分顾客具有价格偏好的事实。
生鲜农产品顾客的购买行为体现了他们对产品价格、新鲜度等特性的不同选择倾向。已有文献往往从产品库存的角度出发,寻求零售商的最优库存水平和最大化利润,并没有考虑这种选择倾向对零售商的影响。本文基于顾客偏好类别的划分,分析生鲜农产品零售商二次补货策略及其需求挤兑效应对零售商的影响,并与传统单次订货策略做横向比较,最后给出算例分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