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环境下企业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优化设计*
张琦1 李文惠2 王洪成3
(1,2: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4)
(3: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再制造作为废旧产品高科技维修的产业化活动,与新产品制造相比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优越性受到关注,但再制造行为本身在其物流网络的循环流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消耗问题被大多数现有研究所忽视,大多数研究仅考虑了经济成本的最优化问题。基于此,本文综合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构建了其在碳交易市场背景下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通过再制造企业的实际算例及Matlab演算,得到了实证企业再制造物流网络构建的最佳选址及最优运输路径。同时通过对单一经济效益,单一碳排放量,综合经济效益(包括碳交易效益)三种不同决策目标的对比,发现企业加入碳交易市场能实现综合物流成本的最小化,进而论证了碳交易政策对企业再制造物流网络构建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约束,再制造物流网络,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Matlab
1. 引言
再制造是一个资源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环保作用突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程和新兴产业,也是实现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再制造作为废旧产品高科技维修的产业化活动,完善的物流网络是实现资源循环流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及管理将从根本上保障再制造产业的运行效率(徐滨士,2004,2011)[1] [2](P1)(P4)。
在世界气候环境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碳排放约束也逐渐苛刻。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的低碳经济战略目标。自2009年我国首家碳排放交易所挂牌成立以来,部分地方性碳排放交易试点平台已初步建立,碳税的开征也已进行了前期研究工作,我国碳政策体系正逐步得到完善。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兴起,让更多企业面临着碳减排的挑战,也对再制造企业的原有发展模式提出了低碳目标的全新挑战。因此,探讨碳交易政策对再制造企业物流网络构建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再制造物流网络规划设计中考虑碳排放的优化目标,从综合效益的视角权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悖反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受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动因及价值创新路径研究:基于中部产业的实证”(201108407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模块化制造网络的价值创新路径及治理机制研究”(2011084072)资助。张琦(1977-),女,湖北武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李文惠(1990-),女,湖北武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洪成(1971-),男,湖北襄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