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生产资料流通新模式
中国当前流通业现代化模式,在日用消费品方面有连锁超市等,在生产资料方面,还未有较一致的看法。为推动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业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并得到多数人认可的新模式。
-
出口加工区物流创新与实践
本文简单介绍了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er Managed Inventory ,简称VMI)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并结合上海大众物流率先在松江出口加工区推进该模式的成功应用,阐述了该模式的实践条件、实施方法及使用效果,以实例论证了VMI模式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并对其未来的推广应用和进展做了粗略展望。显然,VMI模式对于丰富我国现代物流理论研究领域、促进物流管理创新乃至提升供应链管理实践水平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
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物流园区建设的成败,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探索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为例,在对广州市物流园区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物流园区的建设经验,从统筹规划、园区数量及规模、园区内部规划、开发模式、园区开发效益等问题入手来探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以期为我国方兴未艾的物流园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
物流园区建设序列选择决策方法研究
摘 要: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许多经济中心城市在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中都提出规划建设若 干物流园区,物流园区的建设序列评价和选择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物流园区建设序列的评价和选择过程带有模糊性的特点,运用三角模糊数描述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建立了加权模糊综合效应值评价指标,
-
构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在明确物流通道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构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通道的意义,并从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入手,结合广西综合交通的快速发展,总结了广西构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通道的有利条件。文章接着从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四个方面对广西构建中国—东盟物流通道的总体设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建议,主要包括:把广西与东南亚的交通合作列入国家计划、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到东南亚的航线、加快建设和改造通边达海的高等级公路网、开辟广西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空中航线、建立与东南亚市场对接的物流服务体系和物流信息平台等。
-
泛珠经济圈物流资源整合战略研究
本文在第一部分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泛珠物流资源基础设施、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信息系统、物流人才、物流客体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接着对泛珠区域内各省区的物流资源进行SWOT的分析评价,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深入了解各省区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重庆航运指数体系设计、指数计算模型及应用研究
本文是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点研究项目“重庆航运指数体系及发布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文中简要介绍了重庆航运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根据重庆内河航运特点、发展要求和管理环境,设计构建了3个层次、4个类别、11项指数的3-4-11航运指数体系,首次提出了运力指数和成本指数三类新型指数;根据影响因素及数据源的特征,对不同指数给出了不同的计算模型和算法,其中运价指数和成本指数采用拉氏运价指数计算模型,景气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模型,运力指数采用简单指数计算模型并给出了递推算法;分析了重庆航运市场结构,讨论了指数样本选择、指数计算和发布周期等问题;文中提出了航运指数产品概念,并对航运指数开发进行了讨论。文中给出的结果已经用于重庆航运指数软件开发设计、发布系统建设与管理。
-
上海口岸物流中进口通关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摘 要] 海关通关速度是影响口岸物流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上海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如何提高海关通关速度的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以上海口岸进口货物通关的基本程序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分析探讨上海口岸物流中进口货物通关速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上海口岸进口通关速度的措施建议。
-
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的贝叶斯随机前沿面分析
生产效率定义为特定生产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的有效最大产出占全部投入要素的百分比,是从整体上衡量经营状况的一个指标。本文将应用贝叶斯随机前沿面模型分析集装箱港口生产效率,对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正确评估自己的效率和竞争力有一定参考意义。
-
港口集装箱流研究现状与分析
摘要:港口集装箱流是集装箱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港口集装箱流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港口集装箱流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港口集装箱流管理的特点和分层分解框架;再后,对港口集装箱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探讨了今后的若干研究方向。
-
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摘 要:运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矩阵,确定城市物流发展的内外部关键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方法计算各要素评分值及内外部环境总加权评分值,构建SWOT分析矩阵;最后用实例说明这种方法在城市物流战略规划制定中的应用。
-
现代物流业与中心城市聚散功能
中心城市具有强大的聚集与扩散功能,这不仅是对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城市经济往来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心城市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的重要基础。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其发展必将有力增强中心城市的聚散功能。本文正是以分析中心城市聚散功能的基本作用规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现代物流业强化中心城市聚散功能的具体途径。
-
基于SCP框架的中美物流产业对比分析
摘 要:美国是世界上物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物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本文以SCP方法为框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差异,并提出在微观上关注市场细分,注重产品的差异化;中观上合理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利润率;宏观上注重政策引导,防治由于企业数目增长过快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
产业结构因素对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影响
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影响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比较,用产业直接消耗系数证明了产业结构对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的影响,并通过物流成本—产业结构因素公式,运用标杆管理法探寻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合适比例。
-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
现代物流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储运业,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基础性产业形态。现代物流的体系是由物流基本活动、物流服务市场、类型、物流组织、物流(节点)布局、物流范围、物流产业六部分构成;物流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是把握物流产业的基础,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存在诸多问题的现实情况下,产业政策的作用将是巨大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由于物流产业的特殊性,其产业政策的特点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
-
关于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产业的状况分析
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9.9%,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物流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近1倍。物流总费用相当于GDP的21.3%,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04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而1991年这一物流需求系数为1.4。
-
粮食流通模式比选及使用场合述评
本文主要分析了粮食包装、散装、集装箱和集装化四种粮食流通方式的各自优缺点和使用场合,预测未来几年这四种粮食流通方式各自的发展规模。
-
物流能力:内涵、体系和优化
摘要: 物流在供应链中的特殊性,决定了供应链中整个物流活动过程的能力表现对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决定性影响。基于物流系统的一般结构模式,对物流能力的概念及其内涵从供应链角度进行了全新阐释。从物流活动的性质、物流系统的抽象特征和物流能力构成要素的特点三个角度,对物流能力的体系结构与框架进行了建构。以一般物流链的产品流通为例,结合物流能力的体系结构,从“节点—路线—网络”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物流能力的量化与优化问题。 关键词: 物流能力;体系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