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推进型服务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日益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凸现,也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以武汉城市物流圈为重点,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夯实现代物流发展基础。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我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06—2010年。
一、“十五”期间湖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1、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主体得到发展
湖北省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目前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已达数百家,其中武汉市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的物流企业达32家。截至2004年8月,武汉市拥有各类运输与货运代理公司2000余家,其中专业物流企业约300余家,比2003年的240余家增长了25%。经过进一步的整合和发展,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正在稳步提高,物流服务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已初步形成以原有商贸、交通、仓储企业为主,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业务,积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态势。
2、三大物流圈初具雏形
经济聚集使区域经济持续而快速发展,形成“成长极”,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流。湖北省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形成了武汉城市圈、宜荆荆以及襄十随三大经济圈。湖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本着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原则,相应形成了武汉物流圈、襄十物流圈以及宜荆物流圈三大物流圈,为湖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统筹规划与指导。
3、发展现代物流的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初步完善
(1)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湖北省位于黄金水道的长江中游和汉江下游,拥有武汉、宜昌等重要港口,京广、焦柳、京九和襄渝等4条铁路,京珠和沪蓉两条高速公路, 107、106、207、318、316等8条国道贯穿省境,以及118条省道。经过多年建设,全省已形成集合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点线结合、连接城乡、沟通省内外的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
(2)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湖北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湖北有线都市网已颇具规模,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移动通信网已通达所有市、州、县(市),实现与全国31个省、市、区的联网和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120多个运营企业的自动漫游,并基本实现省内沿江、沿公路、沿铁路的无缝隙覆盖;现代化宽带通信网覆盖全省17个市州和大部分县(市)和乡镇;现有各类无线电电台800多万部,设置使用各类卫星地面站400余座,微波站800余座。数字集群、无线数据通信、无线接入数据通信、MMDS多路微波电视传输等多种无线电业务迅速发展。省内相关行业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研发走在全国前列,为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4、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行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由于我省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市场兴旺,投资成本低,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境内外的物流、商贸、仓储及客货运营者和投资者来我省投资,物流行业成为我省新的投资热点。如法国的捷夫凯、丹麦的马士基、日本本田、伊藤忠、住友、日产、通运、荷兰发展银行、台湾的八达通、香港狮龙国际、上海佳吉物流等一批境内外物流企业,纷纷以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入驻我省的物流业,带动了全省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十五”期间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1、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制约了现代物流业发展
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较大地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部门和地方利益不协调,分散了物流资源,阻碍了统一开放物流大市场的形成。
2、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不高
受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束缚,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以为货主提供优质、高效、准确的增值服务。
3、物流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很多政策措施需要有关部门落到实处。
4、物流业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统计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人才不足。
这些发展差距和软硬环境的缺陷和不足,制约了湖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已成为国际企业生产经营采取的普遍形式。企业为了追求竞争优势,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营销布局,扩大市场规模,另一方面通过采用物流管理技术,提高对市场的反映速度,减少供应时间,降低库存和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对物流管理的强大需求。而且,为了提高物流效率,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将物流管理实行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了物流管理的升级和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同时,高度发达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现代信息技术、国际通用的运输仓储标准、衔接通畅的多式联运设施等,也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目前,物流经营的规模化、物流运作的一体化、物流技术的信息化、物流管理的标准化,以及注重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大趋势。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成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其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十一五”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影响,能源、原材料物流的规模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显现,产业集群和梯度转移的趋向,对物流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居民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央对“三农”问题的特别关注,农产品物流提到议事日程;我国履行入世承诺,物流市场全国放开,对外贸易额将进一步增加,国际物流占据重要地位;国际、国内和自然方面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刻不容缓;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物流业要为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做出贡献。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10年我省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货物周转量、社会商品零售额等指标都将大幅度增长,对物流发展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实现我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利于降低社会流通成本,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在生产、流通及运输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建立与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物流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实现产业分工与聚集。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需要
1、湖北省在中部城市圈中的战略地位
湖北地处中原腹地、长江中游,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人口6016万人,居全国第9位。湖北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生产基地和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达6320.4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67.48亿元,同比增长13.1%,进出口总额达67.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5 %。目前已形成汽车、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支柱产业和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湖北省一批重要的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光纤居第1位,汽车居第2位,油料、化肥、原盐、棉纱居第4位,钢居第5位,棉花居第7位,纯碱、水泥居第8位,粮食居第10位。湖北优势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源配置和市场辐射范围的不断拓展,为湖北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